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在2023年初发布的一份兵棋推演报告,模拟了台海冲突情景,焦点直指中美海军在西太平洋的对抗。这份报告运行了24次迭代,假设中国发起对台登陆行动,美日台联军介入,海空战持续数周。
报告声称,美军只需损失两艘航母、10余艘其他主力舰艇和数百架飞机,就能摧毁中国海军大部分水面力量,包括上百艘舰艇和150艘登陆舰。这样的结论听起来简单,却忽略了太多现实因素。
这份推演的设定从一开始就存在明显偏差。报告假设中国火箭军不会动用东风-26型导弹,这款射程超过4000公里的反舰弹道导弹,本该成为关岛基地和美航母编队的直接威胁。关岛作为美军在西太的战略枢纽,部署了B-52轰炸机群和F-35战机,但推演中它几乎未受干扰。
展开剩余83%相反,美军从关岛起飞的远程火力被设定为无往不利。这种参数调整,直接放大了美方的空中和导弹优势,却弱化了中国陆基火力的核心作用。
中国海军的反介入/区域拒止体系,正是围绕本土纵深构建的,东风-26的机动部署和饱和发射能力,能在开战初期就瘫痪美后方节点。
推演的初始阶段,美第七舰队以尼米兹级或福特级航母为核心,从菲律宾海推进。报告描述,美F-35从关岛起飞,伴随E-2D预警机,压制中国歼-20编队。美宙斯盾系统的拦截率被设定为85%以上,而中国红旗-9防空导弹仅30%。
这种不对等源于美方对雷达技术的乐观,但中国055型驱逐舰的346B型相控阵雷达,到2023年已能同时跟踪200多个目标,探测距离比早期型号延长20%。如果纳入这些实际参数,美军的推进将面临更密集的火网,损失远超报告估算。
进入高强度对抗,美潜艇如弗吉尼亚级潜入台湾地区东部,发射鱼叉导弹针对中国登陆舰队。报告估算,美击沉中国26艘驱逐舰和护卫舰泰安配资,以及150艘登陆艇,中国海军主力如山东舰编队遭受重创,舰载机出动率降至50%。
美损失控制在两艘航母沉没、士兵阵亡3200人。但这份战损比建立在忽略饱和攻击的基础上。东风-21D导弹群从陆基齐射,每枚携带500公斤弹头,覆盖数百平方公里。
相比2010年中国海军仅靠辽宁舰的滑跃起飞,2023年山东舰实现常规弹射,出动间隔缩短至15分钟,反介入效率大幅提升。
中美海军装备的对比,进一步暴露推演的偏差。美阿利·伯克级驱逐舰服役30年,垂直发射单元96个,但维护成本高企,到2025年太平洋舰队多艘需回本土大修。中国055型万吨驱逐舰从2017年首舰下水,到2023年列装8艘,排水量1.3万吨,112个垂直发射单元支持鹰击-21高超音速导弹。
不同于美依赖盟友补给,中国模块化设计让江南造船厂年产3艘,从052D到055的换代,防空密度增加一倍。
推演中美航母对峙,美SM-3导弹先发制人击落中国预警机,但055的YLC-8B雷达在400公里外锁定,鹰击-18变轨模式穿透美Mk41概率超60%。
登陆阶段的模拟,中国两栖舰队以075型攻击舰为主,搭载气垫艇和直-20直升机,在台湾地区西部建立桥头堡。
报告假设美P-8反潜机封锁海峡,补给中断,登陆部队重装备滞后,步兵伤亡上万,三分之二被俘。这种结局低估了中国迭代路径。
从071型滚轮上岸到075型垂直登陆,载机从4架增至30架,直升机甲板全通式。2023年三艘075服役,第四艘在建,相比美黄蜂级,井围舱支持更多两栖车辆,登陆效率提升40%。若调整参数,中国多点分散登陆,将迫使美分散火力,推演的低成本胜利难以为继。
关岛在推演中起关键作用,美B-1B投放联合导弹摧毁中国登陆舰80%。但排除中国回应,东风-26常规弹头精度10米,2023年部署旅超10个。
若首日瘫痪关岛跑道和油库,美B-52出动率降20%。中国火箭军与海军融合,东风系列机动车载,机动30分钟。不同于美卫星链路,中国北斗抗干扰强于GPS。
模拟结束,美联军登陆成功,但日本基地损20%。中国海军主力受创,但陆基完整。推演偏差暴露美低估拒止,东风-26覆盖关岛。
这份推演的后续影响,在2025年CSIS另一报告中延续,模拟中国对台封锁,运行26次,强调损失高企,升级风险大。中国封锁非低成本,双方伤亡惨重,美航母编队易陷被动。这反映美智库渐认现实,但仍低估中国A2/AD进步。
如今中国海军迭代加速。福建舰完成第五次海试,电磁弹射成功发射歼-35,预计年底服役。排水8万吨,舰载60架,作战南海深处。第九艘055准备海试,第二批生产线加速,年产超预期。第四艘075下水,两栖能力全球领先。
从战略看,这种模拟提醒中国完善拒止,确保外部势力难近本土。同时,中方主张对话,但拒武力胁迫。美低估,将加速中国海洋自信,太平洋平衡向多极倾斜。
这份报告虽服务美内部,但暴露认知滞后。中国海军从跟跑到并跑,装备自主率95%,训练蓝水化。
未来泰安配资,东风系列与航母融合,将让任何干涉付出更高代价。美智库的数字游戏,难掩实力对比的转变。
发布于:河南省天盛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